尊敬的姬翔宇、李浩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加强体育场馆建 设》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巴彦淖尔市全民健身事业的关心和热爱,我局对您们的提案高度重视,现作如下答复。
一、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巴市体育局深入贯彻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立足新发展理念,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加快健康巴彦淖尔建设,全面提升我市人民健康水平。
一是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5%。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注册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159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2.7‰。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步走、市直机关运动会、“舞动巴彦淖尔”广场舞、羽毛器、乒乓球等赛事活动精彩纷呈。城镇基本达到了月月有比赛、天天有活动、个个有特色的目标。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完成全国、全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全市《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达到88%。四是公共体育设施日趋完善。全市体育场地数量4144个,体育场地面积37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平方米。全市7个旗县区都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全市全民健身示范社区1个。公共体育场馆基本达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五是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巴彦淖尔国际马拉松赛,由铜牌升级为金牌赛事。举办了全球华人篮球邀请赛、中蒙俄国际汽车越野拉力赛、国际驼球赛、乌拉特草原冬季冰雪“国际那达慕”、全国绿色城市男篮邀请赛、全国金马湖垂钓大赛、内蒙古村道自行车赛、环乌梁素海自行车赛、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龙舟赛等重大体育品牌赛事举办,扩大了巴彦淖尔市在全国的地区影响力,促进了我市体育、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提升国家战略,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爆发式”增长的健身需求等矛盾依然突出,去哪儿健身”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全民健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资源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还不够。
三、答复意见
关于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为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奋力开创新时代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6月,结合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实际,编制印发了《巴彦淖尔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巴彦淖尔体育发展新篇章。
二是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释放体育在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多元功能,编制《巴彦淖尔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各旗县区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各旗县区政府、各部门要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三是到2025年,巴彦淖尔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满足人民需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区、城乡、行业和人群间的均等化。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38.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0%。
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探索举办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模式。积极开展传统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开展社区运动会、“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落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全市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近45万。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健步走(跑)、骑行、冰雪、武术、广场舞、健身气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打造以社区运动会、美丽乡村广场舞等精品赛事,扶持推广各类民族民间民俗传统运动项目。实行工间健身制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建立面向全民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